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古今中外、政坛人物、影视名星,娱乐达人,将军与士兵,皇后与妓女,各领风骚。

 
 
 

日志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2017-04-25 14:15:24|  分类: 戏曲名人2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茅善玉,1962年1月10日出生于上海市,演员。她的表演感情真切,动作优美;演唱时嗓音甜润,情深味浓,柔中有刚,为广大观众所喜爱,在八十年代被认为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后起之秀。
      2015年9月29日,茅善玉当选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沪剧院院长
     从《红灯记》里可爱勇敢的小铁梅,到《董梅卿》里洒脱任性的官宦千金;从《石榴裙下》中温柔善良的自尊女性,到《雷雨》里畸形病态的繁漪……娇小的茅善玉将一个个形象鲜明、人物饱满的角色带给了我们。
      20多年前,负责招生的上海沪剧院老师曾问还是孩子的茅善玉:“上台唱戏你喜欢不喜欢?”“喜欢的呀!”茅善玉立刻回答。虽然当时的她并不真的清楚沪剧是什么。
       在春寒料峭的一个午后,坐在天平路闹中取静的办公室里,已经成为上海沪剧院院长的茅善玉感慨地说:“从懵懂的喜欢开始,一晃那么多年就过去了。当时的许多同学和搭档都已离开了这个舞台,而我依旧还在这里。真没有想到,沪剧是这样适合我,而我也已经离不开沪剧了。”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维也纳金色大厅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这是茅善玉在舞台上给人的最深印象。
面对传统戏剧观众的迅速流失,面对上海人说不好上海话的潜在危机,茅善玉展望新的一年,依旧是踌躇满志,信心百倍:“我很乐观,因为世界只有一个中国,中国只有一个上海,上海只有一个沪剧。作为上海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造就的特殊地域文化,沪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生命力。随着社会和政府的关注,这一见证与记录了上海发展历程的剧种将和这个城市一起继续发展下去。”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唱响《紫竹调》
      记:春节前夕,您刚代表上海的沪剧界与史依弘、钱惠丽、单仰萍等一起参加了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魅力东方”演出。第一次登上这一世界顶级音乐厅的舞台,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茅:能够在莫扎特的故乡演唱心爱的紫竹调,真的感觉很兴奋。能够登上艺术殿堂的舞台,真的很有象征意义。在奥地利格拉兹交响乐团的伴奏下,我们成功展示了中国戏曲和东方艺术的独特魅力。金色大厅并没事先想象的那么金碧辉煌。舞台不大,空间也不恢弘,而且因为历史久远,连颜色也不再簇新。但就是在这个地方,你能明显感受到其中深厚的文化积淀。站在这个经典的场所,我有一种神圣的感觉:我不仅仅是代表一个剧种,而且是代表一个国家来演出。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记:当时您选择演出的是哪一曲目?
     茅:是沪剧《罗汉钱》中的“紫竹调”。因为它传唱广,影响大,而且旋律明朗优美、欢快流畅,富有浓郁的江南特色。我在很多重要场合都会选唱这个曲目。记得当年美国前总统里根来上海访问时,我在宴会上为他演唱“紫竹调”,美国客人惊艳不已,问我,这样美妙的声音到底是从哪里发出来的?1月15日,当我身穿一袭旗袍,再度把它奉献给友好的维也纳观众时,同样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事实证明,不仅东方人可以欣赏西方的交响芭蕾,西方人同样能够喜爱我们的民族戏曲。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用《雷雨》向前辈致敬
     记:像《罗汉钱》中的“紫竹调”一样,春节上演的《雷雨》同样影响广泛。一直以来,您表演的角色大多是清新甜美、温柔细腻的少女。首次出演病态压抑的悲剧人物繁漪,且又有几代名家饰演的繁漪在前,您如何看待这次挑战?
    茅:应该说,繁漪这个角色我并不陌生。十几年前丁是娥老师教我唱戏的时候,就教我唱过一段繁漪的折子,但在全本中出演繁漪的确还是第一次。1959年名家版的沪剧《雷雨》已成经典,让观众至今记忆深刻。对我们来说,演出《雷雨》是不可多得的学习与锻炼的机会。重排《雷雨》,就是想用这一经典剧目向前辈表达敬意。但是我想,每一代人演《雷雨》,都应该为这一经典注入新的活力。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这次为了演好繁漪,我特意听了有“活繁漪”美誉的丁老师当年的录音带。她的音色、唱腔和念白非常人物化,光是声音就让你觉得她完全融入到了角色中。当然,每个人心中的繁漪并不一样,我也有我的理解。在演唱时,我适当加入了一些肢体语言来表现繁漪对周萍感情的复杂与矛盾,在花园一场,从试探性触碰、有意识依靠到最后感情爆发,这种有层次的形体语言和演唱结合,到了观众的认可。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做好演员也做好院长
       记:“从以往的四凤到现在的繁漪,您在舞台上的“辈分”高了,角色转变了。在舞台下的角色也转变了,除了演员外,还多了个院长的头衔。”
       茅:是的。我担任上海沪剧院的院长已将近五年了。我想,我进入这个新角色的转变还是很快的。以前做演员时非常轻松,演好就回家,不到中午不愿起床。担任院长,要考虑和担心的事情很多,但我比较年轻,能接受先进的理念,做事也讲究团队精神和公私分明。即便是私下里的好朋友,如果在公事上做错了也一样会指出。反之亦然。五年内,剧院里基本上每年都会推新戏,排演了《石榴裙下》《大红喜事》《龙凤呈祥》《一文钱》《胡锦初借妻》《家》等,虽然很忙,但大家都干得很有劲。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在大厅前留影
     记:“新的一年,您和您的沪剧院有什么打算?”
     茅:“我们制定了一个沪剧发展的五年计划,争取在培养和继承、创作和演出上都有所突破,有所作为。目前,我们在抢救遗产、整理老艺术家资料的基础上,开始进行中年艺术家的系列访谈和优秀剧目的录音录像工作,准备通过总结,深入理论研讨,宣传并推出一些新的沪剧艺术的流派。同时,为了加紧沪剧人才的培养,争取上海戏校的沪剧班早日开班,我们正在积极作招生的前期准备。还有新创剧目的规划、演出市场的拓展、专业剧场的建造、沪剧专著的出版、沪剧频道的开播、沪剧新电影和新电视剧的制作等等,都已经有了初步打算和安排。”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记:“听说新创重点剧目《露香女》是赵化南为您量身定做的一台戏,今年将正式投排公演?”
     茅:是的,这是沪剧五年发展计划的开局大戏,也是我新年最期待的事情。作为上海世博会的首部献礼大戏,《露香女》的背景定在1915年,当时中国的顾绣作品《洛神凌波》在万国博览会,即当时的世博会上喜获金奖。一个叫董耀庭的年轻画家,作为博览会中国馆的馆员、特意到松江地区寻访这一作品的绣娘顾露香,由此带出了一段传奇故事。这是一部反映上海和世博会历史渊源,以及上海人民对世博会人文情结的新戏。早在申博成功时我们就已开始酝酿,我和编剧赵化南还多次去松江采访。经过多年的反复推敲和精心准备,我们希望这台新戏能够为观众喜爱,并力争冲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上海人不会丢掉吴语
      记:现在,上海的孩子普遍从幼儿园开始就习惯说普通话了,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长大后甚至连上海话都不会说,或者是说不连贯。作为沪剧演员,您会不会担忧将来沪剧的生存空间?
     茅:的确,这是很使人着急的现状。会说沪语的孩子、能够说好吴语的孩子越来越少,沪剧生源严重不足,因地域和方言限制,还不能像兄弟剧种那样到外省市招生。但随着整个社会对吴语上海话和民族戏曲文化的重视,相信以后会好转的。我认为,精明睿智的上海人不会轻易遗弃吴语。海纳百川的大上海,说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肯定是需要的。但是融合别人的同时,千万不要失去自己的特性,失去自己的色彩。因为只有不同地域的语言才能反映不同地域的文化。现在不少“海漂族”都在热情地学吴语、唱沪剧,希望更好地融入到上海这座城市中来,我们就更没有理由妄自菲薄了。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沪剧“申遗”基本成功
      记:听说沪剧将有望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茅:是的,从去年初着手准备到岁末文化部办公厅发表公示,沪剧可以算是“申遗”基本成功了。在长达一年的资料汇总过程中,我们对沪剧艺术有了一个理性的回顾和清醒的认识。有一位老前辈曾说过:“留住上海的语言,就是留住了上海的记忆和历史。”我认为说得恰如其分。起源于上海本地滩簧的沪剧是能够代表上海的。因为沪剧见证了上海的成长,是上海文化脉络中密不可分的部分。虽然,现在沪剧团体寥寥无几,演出市场也不景气,热爱沪剧的观众拿不出更多的钱来看戏,演艺人才又行当不全,青黄不接,各个艺术部门都存在缺乏接班人的问题。但是,如果能留住上海语言,沪剧就有了发展的基础;要是失去了沪剧,那肯定是上海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
记:会不会觉得沪剧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好像一下子被当成了“文物”?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茅:作为海派艺术瑰宝的沪剧,尽管近年来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发展危机,但沪剧决不当文物。一样东西如果后继无人,只能戛然停留在历史里,那么才是文物。但是,具有鲜明上海地域特色的沪剧,在艺术上开放包容,既善于广采博纳,又敢于标新立异,一直和时代一起发展着,无论是题材选择还是表现内容,都和上海这个城市紧紧结合在一起,而且不断有新鲜观念、新鲜面孔和新的创作加入进来。加上沪剧素来注重唱功,它的音乐清纯柔美,独具江南丝竹的情韵,不同风格的流派唱腔更是家喻户晓,到处传唱。所以,沪剧决不会成为文物,而只会在更多人的关注下更好地发展下去。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国家一级演员。1962年1月10日生,1974年考入上海沪剧团学馆,1979年毕业后留团(今上海沪剧院)担任主要演员。曾先后主演《一个明星的遭遇》、《姊妹俩》、《血染姊妹花》、《魂断蓝桥》、《牛仔女》、《碧海青天夜夜心》、《今日梦圆》、《董梅卿》、《石榴裙下》、《大红喜事》、新版《家》、《龙凤逞强》和《雷雨》、《生死对话》等剧目。还在《璇子》、《姊妹俩》、《牛仔女》等沪剧电视连续剧中担任主演。她的表演清新自然,富有灵气,唱腔圆润甜美,情深味浓。之后在戏路上又有新的开拓,展现了她艺术创造新的天地。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1983年获第二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1984年获全国现代戏会演一等奖;1984年获上海市青年演员会演特等奖;1984年获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84年登陆央视春晚清唱《燕燕做媒》,1989获首届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1995年获第四届中国戏剧节优秀主角奖,1995年获上海第七届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曾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现任上海沪剧院院长、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上海剧协副主席。在2013年2月1日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通过为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15年9月29日,茅善玉当选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茅善玉的名字似乎必然是和“沪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也就必然和上海联系在一起,上海人对她大概都有一份地域上的亲切感。然而我和茅善玉的见面最终却是在北京实现的。何时何地实现什么,冥冥中的安排有些说不清楚,一如很多年前茅善玉与沪剧的结缘。于是,在那个傍晚,咖啡厅的一角,我们的话题就从玄之又玄的命运开始了。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无心插柳,一生钟爱
          “其实我是糊里糊涂走上唱沪剧的道路的。如果不是去报考,我的命运也许就是另一个样子了。”茅善玉眨眨眼,打开了她的话匣。虽然她从小喜欢文艺,但是当时年少的她并不真的清楚沪剧是什么,只知道是唱唱跳跳的工作,自己挺喜欢的。“那是在文革期间,家中有哥哥姐姐上山下乡,如果我能进沪剧院,那就好像捧到了金饭碗一样,可以帮父母分担生活的困难。当时想的就是那么简单。”茅善玉说。当负责招生的上海沪剧院老师问她,“上台唱戏你喜欢不喜欢?”她根本没有考虑什么就立刻回答说:“喜欢的呀!”经过一层层选拔,她真的就这样考上了。“其实我不是很了解沪剧。如果我没有考上或者不去学了,也不知道后来的命运会怎样。”回首往事,茅善玉有些感慨自己的无心插柳,“我都不知道我的命运是在那时发生改变的,但是后来我越学戏越喜欢沪剧。一晃那么多年过去了。当时的许多同学和搭档都已经离开了这个舞台,我依旧还在这里。直到现在,回头想想,我还是爱着沪剧。沪剧确实是与我的生命相联系的东西。沪剧是这样适合我,我已经离不开沪剧了。”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我是做演员的,我不想改行!
    聪明、漂亮、嗓音甜美,这些条件对茅善玉来说都非常有利,但是她却遭遇了演员最忌讳的难题——怯场。不同的戏曲有不同的特点,唱什么有什么样的音色是很有讲究的,茅善玉的先天条件不错,嗓音糯、甜、有一点小小的沙沙的感觉,这样的音色唱沪剧是非常好的,而且她也十分用功努力,所以正是一棵难得的沪剧苗子。“但是我的怯场一直都克服不了,在后台候场的时候人会紧张得发抖,一上台就更加紧张,甚至紧张到突然失声的地步。”她还记得自己出演《红灯记》时,一出场要高喊一声“爹!”但是自己却紧张得两个手心里都是汗,就是喊不出来。“临近毕业,我还是不能调整自己,心里非常着急。老师甚至说我这块料不对了,实在不行就只能改行。我很委屈,又有点不服气,心里更加着急。”茅善玉微微皱起眉头说,“我是做演员的,我不想改行!”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沪剧的调子嗲糯委婉,但却有绵延不绝的神气贯穿其中。外表柔美瘦小的茅善玉心里也有一股倔强之气。她边练习边思考着自己的前途,只要有机会演出,她一定参加,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出演唱词不多的丫头,她也愿意。越是怯场她越是要上。除了考虑如何克服怯场的缺点,茅善玉当时并不懂得如何调嗓,唱高音很吃力,这也是她的一个很难克服的短处。后来有老师到团里教习发声、运气等等,那些知识和练习方法让她眼界大开,比如要学会用真假嗓转换,到了一定的高音时候要会用气,这些都是以前闻所未闻的,她仿佛看到了希望,特别花力气去学习和练习。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就是在这段内心十分煎熬的日子里,她不仅直面自己的怯场,而且还为自己的前途另辟蹊径。她一直在盘算,人们为什么喜欢听某个调子,是因为其有“味道”,那“味道”究竟是什么?自己的高音不如别人,是否能找到其他的发展方向,比如在韵味上多下点功夫?“我转过好几个老师,在比较摸索中寻找自己的出路。”茅善玉说。
  毕业前,她们这些学生有半年时间要去农村巡演。因为她的怯场,老师有些为难是否要安排角色给她。因为如果定了角色就没有退路了,学生各有角色,没有人手可以顶替她。茅善玉把这次下乡看作是实习的好机会,主动下了请战书。老师也表了态,这次演出回来如果不怯场、嗓子不哑,那么就可以正式当演员。半年后,一个受欢迎的小演员回来了,茅善玉终于能够面对舞台,并且开始向强化韵味的方向发展。事实证明,她打开了一扇能够展现自己独特舞台魅力的门。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是不是人才不能太早下结论
    茅善玉反思自己的成长道路发现,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说法的确是有道理的。有的时候你的短处、你的挫折也许正是你走向成功的一种特殊途径。“人应该了解自己的长短处,所谓扬长避短。我就是在认清了自己的优缺点之后,找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然后逐渐走出来的。”茅善玉表示,无论是回顾自己、自己的同学,还是观察现在的年轻人,她发现,人才需要培养和机会,不是一下子就能下结论的,有时候太早下结论也许会扼杀很有希望的苗子。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今天,作为上海沪剧院院长的茅善玉不仅承担了很多管理工作,而且在忙碌的演出之外还指导着年轻人。她感慨地说:“有的学生似乎很差,那是学戏没找到感觉,因为不得其门而入,一旦找对了方法,就能提高得非常快。对待人才要非常慎重,好的材料千万不要浪费了。有人说学戏四年可以判断学生的优劣,我觉得不是这样,对有些人来说,毕业以后也不见得能够定性。我认为应该给他们成长的时间和机会,要让他们到舞台上去锻炼,经过‘学习—演出—总结—再演出’的滚动再去判断。不要鲁莽地下结论,耽误人、耽误事业。”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说起沪剧发展的话题,茅善玉既表示乐观,又不无担忧。她觉得,时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节奏在加快,戏曲行业确实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对比自己当年学戏时报名的盛况空前和现在的冷清现状,她认为,学生演员流失是必然的。因为学戏需要长期的训练,而且比较艰苦,是那些守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够坚持的。但是现在年轻学生和家长们的心不像以前那样安静,现在有太多的选择让人容易浮于表面,一夜成名的故事不断诱惑着人们。
  面对有些寂寞的现实,沪剧这朵上海的白玉兰将走向孤芳自赏还是花丛烂漫?茅善玉表示,社会在发生着变化。人们花在电视、电脑网络等方面的时间又是如此多,对戏曲的关注必然减少。没有欣赏的氛围,观众对戏曲的感觉就会降低。凡此种种都使得年轻学员和观众逐渐变成小众。就是在上海当地,年轻人能够说标准沪语的已经不多,又怎么能够顺畅地欣赏沪剧呢?海纳百川的上海,说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肯定是需要的,说好英语以便国际化交流也是需要的。但是融合别人的同时也不能失去自己的特点,因为只有不同地域的语言才能反映不同地域的文化。现在不少“海漂族”都在热情地学说上海话、学唱沪剧,希望更好地了解上海文化,我们就更没有理由妄自菲薄了。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不是我多么高明,是时代要求人进步
    茅善玉饰演《雷雨》中的繁漪,获得业内外的广泛好评。繁漪这个角色在沪剧舞台上曾经被几代名家饰演过,尤其是丁是娥的演绎,堪称“活繁漪”。这对于作为学生的茅善玉来说也许既是幸事又是压力。“的确是这样。1959年名家版的沪剧《雷雨》已成经典,观众至今记忆深刻。要超越前人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茅善玉微笑着点点头,“对我们来说,演出《雷雨》是不可多得的学习与锻炼的机会。重排《雷雨》就是想用这一经典剧目向前辈表达敬意。但是我想,每一代人演《雷雨》都应该有新的思考,把自己的理解糅进去。我演的繁漪确实和丁老师的有所不同,观众给我以肯定,不是说明我有多么高明,而是时代要求人进步。我的改动之处都是因时代而改的。比如以前观众更多注重的是唱腔,80%看演员唱得好不好,只要唱得到位戏就成功了。但是现在的观众需要演员既唱得好,又演得好。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形体语言、眼神的表现力都要提高。”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所谓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茅善玉认为每个人心中的繁漪也是不一样的,她对这个角色也有她独特的理解。比如在《花园》那一场里,以前的演绎并没有太多的起落,因为传统如此。但是她却进行了改革。她认为,繁漪时而哀求,时而激动,直到最终爆发,是有原因有发展脉络的,“我想把这个人物的内心表达得更加丰富一些,形体语言是眼神的放大,所以,我在演唱的同时用动作造型把人物内心翻腾的感情传递给观众。”从犹豫试探的触碰、有意识的依靠到最后感情的爆发,这种有递进有层次的形体语言配合着演唱,得到了观众的好评。“连看演出的人都入戏了,说明大家认可了我的演绎,我感到很欣慰。”茅善玉说。
  “前辈是我们很好的范本,我们应该多学习。但是,新的时代对人有新的要求,人们的世界观、欣赏习惯也会改变。一出戏要每唱每新,我演的繁漪与丁老师演的不同,以后的年轻演员演起来和我的又有不同,这就是创新。除了不断挖掘老戏,还要不断创造新戏,这更是创新。”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沪剧是时尚的
    有的人说沪剧是“话剧加唱”,此言是褒是贬,茅善玉认为都不必介意。在她看来,沪剧确实是离古典戏曲形态最远而距话剧最近的剧种。沪剧这一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其它的戏剧剧种有很多的不同,它比较年轻,真正发展起来是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那个时候的沪剧老艺人,吸收了很多文明戏、话剧,还有电影等艺术样式中的表演手法,丰富了沪剧艺术的表现形式。从那个时候起,沪剧就奠定了它的艺术风格,它主要表现的是现代人的生活,比如很多时事性的东西,它都能很快表现。甚至有些当天的新闻,只要有价值,那些老艺人很快能把它拿来编成一出戏。它表现的就是上海市民的生活,这就与其它艺术剧种更多地表现才子佳人有所不同了。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沪剧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沪剧不是一个文物。沪剧是一个时尚的剧种。”茅善玉很肯定地说。海派艺术的鲜明特点就是开放包容,既善于广采博纳,又敢于标新立异,紧跟时代。“我觉得,我们既要保存沪剧的经典味道,又要有很强的现代感。沪剧是不断创新着、发展着的。这是上海独特的地域文化与市民的审美特点决定的。因此我觉得,沪剧是时尚的。”说到创新的话题,茅善玉加快了语速,带笑的眼睛里闪动着光彩。
  上海是一个由来自各地的人们组成的城市,但是大家都认同自己是上海人。因为沪剧伴随着上海的成长和发展,是上海文化脉络中密不可分的部分。世界只有一个中国,中国只有一个上海,上海只有一个沪剧。作为上海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造就的特殊地域文化,沪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生命力,一定会与这个城市一起发展下去。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作为院长,茅善玉告诉我,沪剧院制定了沪剧发展的五年计划,差不多每年都会推新戏、拓展演出市场,争取在培养和继承、创作和演出上都有所突破。此外,她认为,地方戏完全可以走向更大的舞台。曾经,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身穿旗袍的她以一曲紫竹调赢得了莫扎特故乡的人们经久不息的掌声。“事实证明,东方人可以欣赏西方的交响芭蕾,西方人同样能够喜爱我们的民族戏曲。民族戏曲是有希望的。我们应该有信心。”
  在我为采访做准备的时候,我问我的妈妈有什么话需要转达,她说:“请转达我们沪剧迷的心意。希望她能培养更多沪剧接班人,让沪剧之花永远开放。”当我结束采访,将茅善玉对沪剧的思考同妈妈分享的时候,她耐心地听着,一边打开唱机,熟悉的紫竹调那欢快的旋律在屋子里荡漾起来……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茅善玉:“吴侬软语的沪剧也能演阳刚男人戏”
 新编沪剧《邓世昌》11月1日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精彩上演,一出诞生不多时的原创沪剧,在北京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盛况;即便台上的演员操持一口吴语,台下的北方观众也听得津津有味,掌声不断。而该剧的创新与巧思也同样让老戏迷惊喜,“想不到吴侬软语的沪剧也能演这样阳刚的男人戏,想不到电影《甲午风云》中的海战场景也能这样巧妙地还原到舞台上。”
  “120年前的英雄壮举,可以穿越时空,可以跨越语言障碍,感动当今的观众。作为当代文艺工作者,理当为舞台、为人民构建文化精神的致远舰。”上海沪剧院院长、该剧女主演茅善玉说。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打开地方戏的当代创作新视角
  《邓世昌》首演时的情景,茅善玉历历在目。酝酿两年,《邓世昌》于去年12月11日至13日在上海逸夫舞台首演。最后一天演出,适逢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谢幕时,茅善玉带领主创建议全场观众为死难同胞默哀。“几分钟的静默,是为跨越两个甲子的致远舰英雄,也是为百年间遭受苦难的先烈同胞,是悼念,也是警示。”
  聚焦历史现实题材,已不是上海沪剧院的第一次尝试。一改过去在小情小爱里纵深的都市风格,从辛亥革命展现青年人救亡意识的《董梅卿》,到展现当代知识分子坚守与情怀的《敦煌女儿》,再到围绕甲午海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中国军人群像的《邓世昌》,上海沪剧院通过一系列创作,打开了地方戏当代创作的新视角。
  而对于茅善玉自己,也伴随上海沪剧院的创作之路,完成了从《一个明星的遭遇》中的“璇子”到《邓世昌》妻子“何如真”的转变。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1981年,19岁的茅善玉主演了以上海著名演员周璇为题材的沪剧《一个明星的遭遇》,一时间红遍大江南北。随后,她又出演据此改编的中国首部沪剧电视连续剧《璇子》,一曲《金丝鸟》,至今传唱。拥有靓丽的外貌和甜美的嗓音,导演的要求她“一说就通”,舞台上演什么像什么。可茅善玉自己觉得:“那时候演戏对于角色塑造仍懵懵懂懂,可以说是本色出演。”
  从艺40多年,茅善玉从“一张白纸”逐渐成为一名沪剧表演艺术家,有了更多自主选择角色的机会,她把目光聚焦在很多平凡而坚忍的女性身上。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在演“何如真”之前,她在2013年主演《敦煌女儿》,讲述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50年扎根坚守甘肃大漠,致力于敦煌研究的故事。“以沪剧来表现大西北多难啊!”创作之初,很多人对她执意排演此剧表示不解。她说,步入中年,越来越感受到自己对这个国家的爱与责任。我们也许无法做到像樊锦诗那样坚守他乡,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这些好人、好的精神,以艺术的形式传播出去。在茅善玉眼里,“沪剧就需要高品质、高品格的戏来滋润人的心灵。”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茅善玉对于排演新编沪剧《邓世昌》的自信,来自老一辈艺术家的言传身教。上世纪60年代,在电影《甲午风云》推出同时,沪剧院就曾排演《甲午海战》,老艺术家丁是娥演唱的《祭海》选段至今在剧迷中传唱。珠玉在前,既是鼓舞,也是挑战。“我们的老艺术家尚有勇气、有魄力排演这样的历史大戏,如今我们的技术条件更好、舞台手段更丰富,又有什么理由不再往前迈出一步呢?”
  “只是50多年后,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理当有更多艺术思考。”茅善玉认为,相比于前辈的创作,主创希望呈现出当代人的历史观,并将戏剧重心聚焦在“人”与“情”之上。故事从邓世昌立志报国的少年时代展开,到青年时期初出校园的意气风发,再到中年上下求索的彷徨,直至45岁生日当天在甲午海战中壮烈牺牲,是生日也是忌日,何其壮烈。“在舞台上回溯他的一生,你就会发现他注定就是一个英雄,最后选择撞击日寇‘吉野号’战舰,不是孤注一掷的莽夫之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在黑暗、腐朽的大环境下,邓世昌孤独地逆风前行。这是他作为一个民族英雄真正动人和令人震撼的品质。”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而过去银幕上的“反派”刘步蟾、方伯谦、李鸿章,到了《邓世昌》中,也不再“脸谱化”。青年时期与邓世昌一同求学的老友刘步蟾、方伯谦也曾踌躇满志。可步入军营,面对清政府的腐败和军队的落后,刘步蟾、方伯谦表现出了颓唐与绝望。有专家曾指出,“沪剧《邓世昌》恢复了历史上非常细节的部分。另一方面,就戏剧来说,历史情境中的吊诡正是戏剧冲突和可看性的源泉。”
  舞台最难展现战争大场面,与电影《甲午风云》和沪剧《甲午海战》将海战作为重头戏不同,沪剧《邓世昌》只将其作为最后一场戏的一部分。通过声光电特效和视角的巧妙构思,避开了大场面的调度,却一样营造出水兵操练、海上作战的场景。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排戏不能像狗熊掰苞米,排一出扔一出
  每年各个院团都会推出自己的新创剧目,《邓世昌》反响热烈,接下来是不是要趁热打铁再来一部新作品?一年演出下来,茅善玉倒觉得应当缓一缓,“文艺创作不只是完成指标,更不能像狗熊掰苞米,排一出扔一出。”今年上海沪剧院推出“沪剧抗战题材优秀剧目演出”,以明星阵容复排经典作品《芦荡火种》,55年前的作品再次上演,仍然得到观众极大的欢迎,就连茅善玉自己也被老艺术家的智慧所打动,给了她创作上的启示——作品好不好,就要看它是不是留得下去,是不是传得开来。
  创作规划上的变动就从《邓世昌》开始。茅善玉说,“有了好戏,不能像炮仗一样,让它只响一回。我们希望继续打磨这部作品,在反复的演出中不断提高、扩大影响力。有可能的话,再把作品交给年轻演员,一代一代演下去。”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绿叶不仅要衬红花,也要有个性
        近年鲜有在新戏中露脸的茅善玉,此次饰演邓世昌的妻子何如真,是戏中的一片“绿叶”。这个角色戏不多,表现难度不大,用她的话来说就是“院里的青年演员都能胜任”。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无技术难度”的角色,是如何让茅善玉抛开院长和名角的身份,甘当绿叶的呢?她说,此次出演是导演陈薪伊的主意:一出男人戏,需要一个有分量的女演员才能压得住场。而和名角同台飙戏,也能促进其他演员更好地把握角色。
  导演说得不无道理,可茅善玉也有自己的顾虑——担心自己出演抢了年轻人的机会。最后,还是导演“你不演我就不排”的“威胁”,让她进了组。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茅善玉也意识到,自己的成长正是靠众位前辈“众星捧月”一路带着走下来的,现在理当把这个传统继承下来,回馈给舞台和年轻演员。
  排演初期,茅善玉以为只需要诠释好一个温柔贤惠的传统女性就够了,可一路演下来,茅善玉对这个角色越演越爱。尤其是邓世昌出征前,自知凶多吉少,与妻子离别交代起后事。听闻此言,何如真没有哭哭啼啼,反而给了丈夫一个笑脸——“因为她不希望丈夫走前还在为家庭担忧。”诠释角色中,茅善玉深感这个平凡女性的识大体和坚韧顽强,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英雄之举,却一样打动人心。所以在这场戏的处理上,她没有大的形体动作,没有过分的煽情,只是轻轻道出几句唱词:“世昌你放心,我会好好教导孩子们,让他们明事理。世昌你放心,不管你走得多远,世昌我生生世世都等着你。”
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在简单的角色中找到自己所爱,是演员的意外收获,而演出不一样的味道,在茅善玉看来,是作为演员应有的担当。





  评论这张
 
阅读(109)|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