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古今中外、政坛人物、影视名星,娱乐达人,将军与士兵,皇后与妓女,各领风骚。

 
 
 

日志

 
 

明代官员、书法家李应祯  

2016-10-21 08:18:56|  分类: 明朝名人雅士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明代官员、书法家李应祯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李应祯(1431—1493)明代官员、书法家。初名甡,字应祯,以字行,更字贞伯,号范庵。南直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景泰四年举人,选授中书舍人,迁南兵部郎中,以南京太仆少卿致仕,人称李少卿。书宗欧阳询,平正婉和,清润端方,自成一家。
       李应祯,景泰四年(1453)举乡试,入太学,成化间以善书选为中书舍人,诏命写佛经,抗疏谓只闻有九经,不闻有佛经,弘治初历太仆少卿,人称李少卿,工书法,善楷、行、草、隶诸体。真书学欧阳询、颜真卿,得蔡襄用笔之法。书法平正婉和,后潜心研究古法,并变其法,功力不凡,自成一家。博学好古,篆、楷俱入格,真行草隶,亦清润端方,如其为人。虽潜心古法,而所自得为多,当为明朝第一。其尤妙能三指尖搦管,虚腕疾书,今人莫能及。人有求者多怒不应,以故传世少。卒年六十三,卒之日,无以殓,友人买地以葬,有《苏州府志》。
书法特色
        李应祯真书学欧阳询、颜真卿,得蔡襄用笔之法。陶宗仪《书史会要》称:“少卿书真行草隶,皆清润端方,如其为人。”篆、楷亦俱入格,尤能三指尖搦管,虚腕疾书。他是祝允明的岳父,文征明的书法老师。22 岁时文征明从李应祯学书,李应祯在晚年告诉他,说自己学习书法四十年才开始有所得,并向文征明论述了书法上的很多道理。文征明评应祯云:公难潜心古法,而所自得为多。当为国朝第一,其尤妙能三指尖搦管,虚腕疾书,今人莫能及也。又云:公既多阅古帖,又深诣三味,遂自成家而古法不亡。
       文征明和婿祝允明曾从其学书,在创新上颇有成就。其传世作品很少,有《缉熙帖》,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李应祯的尺牍,秀丽而又有气度,行笔自然大方,横向取势的撇、捺、横都很生动有致,字的大小,粗细变化自然。《枉问帖》纸本。纵22.6厘米,横41.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帖一封书信,用笔厚重遒劲,气势开张,颇有后世碑学气息。
明代官员、书法家李应祯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李应祯《行书致惟颙札》
诗作选摘
东禅
松杉满院风,瓜豆一篱绿。
不闻车马过,时得高人宿。
日暮还独归,怅望城东曲。
春日山村晚步
寂寂柴门草色新,深深云树鸟啼春。
夕阳西下东流急,不见沙头唤渡人。
和丘时雍太守
解印归来草结庵,逢人便欲口三缄。
鬓将半秃宁忘世,骨未全消尚畏谗。
别墅贮春常载酒,晴湖泛月不张帆。
年时种得梅千树,要看花开雪满岩。
明代官员、书法家李应祯 - 高山兰 - 高山兰 聚焦热点 透视军情 解密名人真相
    李应祯《枉问帖》纸本 纵22.6厘米,横41.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一封书信,用笔厚重遒劲,气势开张,颇有后世碑学气息。应祯的尺牍,秀丽而又有气度,行笔自然大方,横向取势的撇、捺、横都很生动有致,字的大小,粗细变化自然。

  评论这张
 
阅读(16)|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